Search

前言:本週參加了四場內容比食物浮誇的讀書會,我很替我的體重擔憂😔啊

#本週學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言:本週參加了四場內容比食物浮誇的讀書會,我很替我的體重擔憂😔啊

#本週學什麼

從公關危機看面對質疑

繼巧克力、時尚雜誌後,本週是精釀啤酒公司迎來挑戰。一個同志網友表示,因為心儀對方尊重多元文化的企業形象而應徵社群行銷工作,但不但被質疑自己粉專上的看法,更在回答「你做過最挑戰的事」時,被輕蔑質疑身為同志,在不清楚家人態度,就對父母出櫃的行為「不是什麼挑戰」。

本來這可能只是面試者的一面之詞,但在該公司主管留言答覆後,社群再怎樣想說雙方都有可進步之處,也不得不承認,這主管回答的,不算得體。

哪跟我等一般人有啥關係?

我既不會做啤酒的品牌總監,更不會在面試時問人家做過最挑戰的事是什麼啊。

可是我們可能會遇到讓自己下不了台的情境;

會不會也像這位品牌總監一樣急著否定對方的感受,只想說自己要說的,彷彿我說的越多,對方就越可能「被說服」呢?

會不會,傾聽的說服效果比訴說更好呢?為什麼我害怕多讓對方講呢?

本週在一門神秘課程中,老師問「當客戶問你,聽說你家的沐浴乳有致癌物質,你會怎麼回答?」

「你聽誰說的?」
「他有什麼根據」
「我賣的是成份不同安全係數更高的紅茶」

...

滿滿的辯駁啊,我講完就感到慚愧了:

這跟那些提油救火的公關行為,是同一種心態啊。

「練習真的傾聽,而不是假裝在聽」

#本週最震撼

在一場餐點澎湃到像豪華吃到飽的讀書會中,我們討論學習的困擾。

「聽起來,你遇到的是寫作便秘症!」

同學一語道破我的問題,不是讀太慢、不是寫太慢,有時候就是沒那個動力寫東西。

怎麼會這樣呢?從學習動機思考,原來,這跟考完大考後,就想丟掉課本是一樣症頭:

讀太多應該讀的書,學太多別人說必學的東西,在解決別人認為重要的問題,而不是自己迫切想解決的事情。

所以,被問到讀了什麼、學了什麼時候,可以「敘述」出看到了什麼,卻沒辦法跟自己原有的思考模式與框架對話。

沒有對話,就沒有迴響

沒有迴響,就只好便秘

治好寫作便秘症,就從只看自己真正想看的東西開始。

#本週金句

動機讓自己想學,動力讓自己常常想學,不要為了想當個有紀律的人毀掉胃口。

「與其天天學、不如常常學」

#本週新東西

得到app的CEO脫不花,今天上線的學習課程,免費放送中。有下載得到的,快去領一波。

你本週學了什麼呢?也跟我分享吧

圖說:我是去吃點心的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人的讀書會,讀出想法、讀出樂趣、讀出溫度
View all posts